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 璇)内地奥运健儿于9月2日结束赴港澳的访问活动,但为活动提供服务保障的香港志愿者工作仍在继续。香港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主席何迪夫表示,团队正在复盘、总结经验,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为迎接明年在粤港澳三地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作准备。
“自香港回归以来,每一届奥运会后中央都安排国家运动员访港,与香港市民一起分享喜悦。”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从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起,这已经是香港第7次迎接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访港,“凸显国家对香港特区的重视和关怀,也反映两地人民的深厚感情”。
“我们义工组织为这次访问活动派出了大概150人的队伍,来自各行各业,有老师、消防员、大学生、航司人员等等,其中不乏95后00后的年轻人。”据香港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主席何迪夫介绍,从2010年起,他便参与到奥运健儿访港团的志愿工作中,和此前多次访问行程相比,这次为市民、青少年选手争取了更多和奥运健儿互动交流的环节,让大家能更近距离地感受奥运健儿的魅力。
内地奥运健儿代表团访港期间,何迪夫在进行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 摄
但互动环节升级,意味着保障工作面临更大挑战,在何迪夫看来,这恰好是一个锻炼志愿者队伍的机会。何迪夫透露,2008年,团队30多个人到北京奥运会学习,之后,志愿者组织便有了雏形,经过十多年发展,现在人数已经翻了十多倍,也逐渐承担起香港各个领域的志愿服务工作,体育活动和赛事便是志愿服务的重要对象,“能帮助青年人快速成长”。
访港期间,一个记录了众多奥运健儿拼搏瞬间的回顾视频在活动赛场反复播放,藏在角落里的游泳运动员张雨霏看得湿了眼眶。随团志愿者陈敏也深受震撼,“回放这些瞬间,让我感动的不是因为大家对冠军选手的真情实感,而是大家其实都还记得那些非金牌获得者。”
香港科技大学大二学生陈敏的第一次志愿者经历,她内心也有喜爱的运动员,但志愿者的专业性要求她,即便离奥运健儿咫尺之遥,也不能签名、合照或“表白”。“以前觉得体育就是竞技,不是输就是赢,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体育中的‘人’,运动员们非常鲜活,也过着和我们一样的日子,和朋友打打闹闹,想看看风景,累了玩玩手机,这些有烟火气的场景呈现在我面前,让我觉得我们真的是同龄人,但我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坚持、不放弃的力量。”
在陈敏眼中,同龄奥运选手身上最闪闪发光的地方是,“他们有能够承担重任的能力,‘为国而战’‘身后是祖国’,简简单单几个字,承受的压力是我们普通人无法感同身受的。”更重要的是,当他们获得成功后十分自信和坦然,“以前,如果我出成绩会有心虚的感觉,觉得自己配不上成绩所带来的荣耀。但看见潘展乐、黄雨婷、盛李豪他们拿到金牌后的状态,一定是平常付出了太多努力。这也启发我,以后面对自己的进步,要不卑不亢,带着这一份成绩继续向前。”
每天志愿服务结束后,团队还要开会复盘、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和其他部门沟通次日工作安排。陈敏确实在进步,无论从流程事务还是临场处理,她都更加熟悉,包括全天无休的对讲耳机,她也迅速克服生理不适,时刻保持在线。
“我希望他们多实践,真正投身其中,用手、用眼、用嘴、用耳、用心去感受,得到的才是真正拿不走的经验。”何迪夫表示,本次代表团访问活动,像陈敏这样第一次参与工作的志愿者占比很小,更多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上阵,一方面要确保志愿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要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培养一批新鲜血液,为之后的志愿服务工作储备力量。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明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这是团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7月2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香港赛区义工计划”展开,招募约1万名香港市民参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的义务工作。
香港志愿者协会受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辖下的全国运动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委任,与义务工作发展局一同作为该计划的协作机构,协助统筹有关义工招募及培训、岗位分配、管理等工作。
“陕西全运会,我们到赛场学习了很多先进经验,希望能用到之后的工作之中。”何迪夫表示,“这些年,内地体育赛事非常丰富,志愿者组织也更加成熟,我们一直在向内地取经,争取借这次服务奥运健儿代表团的机会,培养一批年轻的骨干力量,为明年全运会的志愿者工作进行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