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盘州市聚焦“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采取“多重奏”治水,统筹抓好城乡供水、水生态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绘就水润万民新画卷,奏响中国凉都·避暑盘州的华美乐章。
生态环境优美的盘州东湖 吕文春摄
变废为宝,让“节水”成“常态”
盘州市复兴之湖 吕文春摄
在初夏的阳光映照下,复兴湖面波光粼粼,依稀倒映着环湖的楼盘、道路、广场等设施,赋予盘州城市更多的灵性。
环湖一周,终于看到湖畔有一个“秘密武器”――六盘水市首座投资152万元建成的非常规水利用试点项目向复兴湖提供景观用水的排水口。根据湖面水位变化情况,从红果污水处理厂提取达标水进行补充,浇灌环湖道边树和绿化带,每年提水近6万立方米,项目投资和规模虽小,但能发挥变“废”为宝再造水景观的功效。部分城区市政、消防等用水使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达标水。
盘州西铺湿地 吕文春摄
“二次处理水每天大约能回收1000立方米,可满足10000多人一天的需求,排泥池里的高浊度‘废水’因富含各类有机质,可以作为厂区绿化的天然水肥。”盘州水务公司魁阁山水厂工作人员吴兴义向来水厂开展“推进城市节水,建设美丽城市”主题宣传志愿者分享节水工艺。
贵州水投盘州水务公司承担着城区近40万市民及企事业的供水任务,年供水量2000多万立方米,在任何一个细节节约一点水,对于整个盘州就是一笔不小的水资源账。魁阁山、平头山、太阳庙等水厂充分利用排水池收集反冲洗废水进行二次处理,无法处理的部分再进入排泥池。
为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仅2023年间就投入230余万元对城区主供水管道和配水管网进行维修改造,严防“跑、冒、滴、漏”,强化从源头到龙头管控,助力盘州城市建设发展。
盘州南湖之春 吕文春摄
顺势而为,治“痛点”为“亮点”
盘州市南湖春晓 吕文春摄
落日西斜,忙碌了一天的环卫工人华德欢打捞完当日东湖水面的最后一处漂浮物,收拾好用具准备钉钉“打卡”下班回家。
华先生居住在东湖不远的半山上,对东湖这片土地再熟悉不过,随之打开了话匣子:“东湖以前叫东河坝子,四面环山,光秃秃的,偶尔有几处灌木丛,一到雨季西铺河水漫堤夹带着泥沙灌入坝子,低洼地带的庄稼长期被水淹没。后来建成湿地公园,周边绿化越来越好,部分失地农民应聘为环卫工人等公益性岗位,工资有保障。”
盘州东湖秋意 吕文春摄
贵州具有“喀斯特王国”之称,盘州市境内像东河坝子这样的“漏斗”地貌还有很多。在推进城市建设时,统筹考虑治涝成本和隐蔽的地质因素,因势利导,借鉴海绵城市理念,利用岸坡绿植自然吸纳、过滤雨水汇流到低洼形成城市湖景,将曾经常闹水患的地方依山就势相继建成东湖、西铺河、南湖、西冲等城区周边湿地公园,在双凤古城实施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提升了城市品位,解决城市“热岛”效应,把曾经的“痛点”治成有颜值、有品质、有价值的“亮点”。
碧水秋韵——盘州市城市供水主要水源白河沟中型水库 吕文春摄
因势利导,让“观众”成“主角”
节水宣传进小区 吕文春摄
“这两年天气太干了,用水困难,我们老一辈就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更应该带头节约用水,用洗菜水冲厕所、拖地板……”家住胜境广场附近的陈大娘分享着节水“小妙招”。
在人气比较旺的胜境广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盘州市节水宣传志愿者,他们为市民提供咨询服务,发放节水宣传资料,赠送印制有“节水”宣传标语的指甲刀、牙刷、香皂等生活用品,“支招”日常生活中如何节水,引导市民提高节约用水意识。像这样的
宣传活动,盘州市每年都要开展数十场,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期间开展“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主题节水宣传、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利用城市中心广告大屏、集市宣传栏等阵地播放“节水”公益广告,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增加宣传受众面。
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项目初显成效 杨德高摄影(无人机)
在各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厕所随处可见节水宣传标语、节水龙头等器具。目前,该市创建节水型单位47家,节水型学校2个,节水型小区6个,节水型企业4个,于2021年成功获批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市民自觉养成节水习惯,积极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供水反映热线等方式反映供水设施的故障和市民浪费水的行为,及时抢修恢复正常供水,制止身边的浪费行为,从曾经的“观众”转变为治水节水的“主角”,形成新风尚。
湾田·盛世小区中心湖 吕文春摄
乘势而上,从“优势”见“盛世”
围绕中心湖而建的住宿小区 小区物业供图
“这是云贵高原上的一座小城,炎炎夏日,这里的平均气温不足二十度,被人们称为中国凉都,在有火炉之称的长沙热怕了的我,闻讯后即在此订购了一处小住所……”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原主席谭谈先生《盛月湖记》笔下的“小城”便是盘州。
数年前,谭先生来到盘州,便爱上了这个的气候凉爽、舒适、温润、清新的小城,随即在湾田·盘州盛世小区安个家。同样,在此安家的还有来自黑龙江鸡西的管女士,她一家是多年前随父亲支援三线建设从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北来到盘州,见证这座小城从荒山野岭到现在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如今退休后,这里凉爽的气候、良好的城市环境深深吸引着他们,也决定在此定居,每天沿着“盛月湖”漫步,成了她们茶余饭后最惬意的时光。
治理后的西冲湿地 吕文春摄
据悉,该小区规划建设体量150万平方米,设计容纳业主12000余户。规划和建设坚持循环节约的原则,按照海绵城市小区建设理念,在公共区域铺设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等透水性材料,通过绿化带和碎石等滤料初滤后汇入地下集水池进行集中处理后,一部分用于小区湖景补水,一部分用于清洁、消防用水,还避免积水内涝。在盘州像这样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小区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通过一个个节水治水实践,盘州水利人在“水”文章上治水妙招不断,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谱写“一心、双城、四湖”的美丽盘州新画卷。
分享 在看 点赞 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原标题:《盘州丨“多重奏”治水 城市更靓丽》